欢迎咨询实验室废液收集系统设计方案
2025年7月17日
针对危险化学品强烈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助燃等危险特性,企业、实验室及个人应结合“事前预防、过程管控、应急处置”三大环节,落实全流程的风险防控。主要防控措施如下: --- ## 一、组织与制度层面 1.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危险化学品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 **人员资质管理与定期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 3. **风险辨识与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更新危险化学品台账,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4. **责任落实与监督机制**:明确各岗位、各环节的安全责...
2025年7月17日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是指由于其本身的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引发群死群伤、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国家规定必须重点防控、严加管理的工艺类型。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3年第1号》、应急管理部等相关部门曾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做出专门规定和目录。以下是常用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实验室等重点关注及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 ### 一、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主要包括 #### 1. **高毒物质工艺** - 以剧毒化学品为原料、产品或中间体的工艺(如光气、氰化氢、氟化氢、亚硝酸乙酯等的合成、使用工艺) #### 2. **易燃、易爆工艺** - ...
2025年7月17日
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辨识是确保安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制定防护和应急措施的重要基础。常用且有效的危险化学品风险辨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 1. 材料安全数据表(SDS/MSDS)查阅法 SDS(安全数据表)是了解化学品特性、危害类型、应急与防护措施的权威资料。查阅SDS可以辨识: - 化学品具体成分和含量 - 危害分类(如毒性、易燃性、腐蚀性等) - 主要危害表现与目标器官 - 操作危险和储运要求 - 应急措施 --- ### 2. 危险源清单法 针对实验室或企业所有化学品,编制危险化学品库存清单,并结合SDS录入其主要危险特性。对于易爆、易燃、有毒、强腐蚀等高风险物品进行重点标注。...
2025年7月17日
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助燃等危险特性,对人体、设施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品。在工作和存储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以下是危险化学品的重要基础知识要点: --- ### 1.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常见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类(可参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T 30000系列): - **爆炸品**:在热、摩擦、撞击或化学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如TNT、硝化甘油)。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氢气、氨气、氯气等。 - **易燃液体**:闪点低、易挥发的液体(如乙醇、丙酮、汽油)。 - **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湿易燃物质**:...
2025年7月17日
1. **气体泄漏(如氢气、氨气、CO等)** 许多实验室未对气体管线、气瓶定期检查,气体泄漏难以察觉,既有中毒、爆炸、窒息等风险,又常常因为没有配备合适的检测仪器被忽视。 2. **废液临时存放不规范**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有时会临时混合存放,或用不适当的容器盛放,忽视物质间的潜在反应或挥发性,容易引发泄漏、腐蚀、甚至爆炸。 3. **实验台下电源、插座存在隐患** 很多实验室在台下或角落设置插座、电源,但未注意防水、绝缘和过载保护,遇上溅泼化学品、漏液时极易造成短路、电击或火灾。 4. **灭火器和安全淋浴器失效或使用不当** 灭火器、安全淋浴器、洗眼器等安全设施只有少数人熟悉其具体位置...
2025年7月10日
《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T/ACEF 207—2025)已于2025年正式发布并实施。以下是对该规范的详细解读: 一、发布背景与目的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了《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T/ACEF 207—2025)团体标准。该规范的发布旨在解决工业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提升废气收集效率,降低末端治理成本,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二、起草单位与发布时间 该规范由同济大学牵头,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
2025年7月10日
有机合成实验中,危险试剂反应后的处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一、淬灭反应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淬灭试剂:要充分考虑到产物的稳定性以及后处理的难易程度。 控制淬灭温度:如果淬灭过程会大量放热,须在冷却下进行淬灭。例如,用稀盐酸或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时,一般要在0摄氏度下进行,且淬灭温度不能太低。对于高活性试剂,淬灭可以分步进行,如氢化铝锂的淬灭是在加水之前加入丙酮,或先将反应液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到预冷的淬灭试剂溶液中。 监控反应进程:不要过分依赖文献,而不对反应进行监控。只有当TLC或其他分析手段显示反应结束,才能对反应进行淬灭。 及时后处理:淬灭后应尽快进行后处理,避免产物分解或...
2025年7月10日
在实验室中,某些化学品如果混放可能会产生致命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致命化学品混放组合: 氧化剂与还原剂: 典型组合:高锰酸钾/双氧水(氧化剂)与硫磺/金属粉(还原剂)。 风险:氧化剂释放活性氧,还原剂提供可燃物,二者接触极易自燃甚至爆炸。 酸类与碱类: 典型组合:盐酸/硫酸(强酸)与氢氧化钠/氨水(强碱)。 风险:剧烈的中和反应会释放高热,导致容器爆裂;若含氰化物,则可能生成剧毒的HCN气体。 易燃液体与强氧化剂: 典型组合:汽油/丙酮(易燃)与硝酸铵/氯酸钾(氧化剂)。 风险:氧化剂具有极强的助燃性,即使微量泄漏也可能引发明火爆炸。 氰化物与酸类: 典型组合:氰化钠/氰化钾与盐酸/硫酸。 ...
2025年7月10日
废液管理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分类收集 目的:防止不同性质的废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危险。 操作: 根据废液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有机溶剂、重金属等)进行分类收集。 使用专用、耐腐蚀的容器(如高密度聚乙烯废液桶HDPE桶)密封盛装,并贴上明确的分类标签。 标签上应注明废液的成分、危险特性、产生日期等信息。 二、安全储存 目的:确保废液在储存期间不会泄露或发生危险。 操作: 设立专用的危险废物暂存间或区域,并设置醒目的标识。 储存区域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法规要求。 废液容器应放置在不锈钢盛盘内,以防止泄露时污染地面。 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通风设备、防渗漏托盘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