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咨询实验室废液收集系统设计方案
14
2023 - 03
汽油;gasoline;petrol 国标编号 31001 CAS号 8006-61-9 分子式 C5H12-C12H26(脂肪烃和环烃) 分子量 72-170 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闪点:-50℃;熔点<-60℃;沸点40~20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密度:相对密度(水=1)0.70~0.79;相对密度(空气=1)3.5;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3
2023 - 03
1) 废液容器满后,须在实验室废物处置联系人处登记相关的废液信息; 2) 必须存放在实验室指定位置; 3) 剧毒废液须妥善保管,双人双锁管理; 4) 存放废液容器时,须拧紧安全瓶盖,整齐直立摆放; 5)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废液容器倾覆。
13
2023 - 03
化学废液收集的四个重点: 1) 分类收集: 严格按照《实验室废液相容表》收集,在所有废液收集处张贴《实验室废液相容表》; 按有机废液、强酸废液、强碱废液、其它无机废液等分类进行收集; 剧毒废液须单独收集,禁止把几种剧毒废液混放在一个容器中,并应标出剧毒因子的含量(标记为g/L); 强氧化的浓酸严禁直接倒入聚乙烯类的废液桶中,须使用原瓶回收; 非化学废液严禁倒入废液...
07
2023 - 03
1) 使用标准统一制作的“危险废物标签”和“剧毒废物标签”;剧毒废物标签须在领用剧毒化学品时申领; 2) 收集前,在准备收集废液的废液桶上贴“危险废物标签”; 3) 根据要收集的废液的性质,在“危险废物标签”勾选对应的废物分类,一个废液容器只能选一种分类;剧毒废液必须在勾选废物分类后,同时在剧毒废物标签粘贴处贴“剧毒废物标签”; 4) 在废物产生单位处填写废液产生的二级单位,地址处填写废液产生的房...
28
2023 - 02
各种化学物质废液处理办法 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 1.汞 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
28
2023 - 02
5个废液处理原则: 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 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7
2023 - 02
实验室废液主要包括: 1.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强酸、强碱、有机溶液等; 2.清洗各种实验用具和设备 (各种玻璃容器、进样瓶、制样设备等)时产生的废液; 3.设备冷却装置(如各种蒸馏冷却装置、仪器设备冷却装置等)产生的废液。 这些废液应按其性质、成分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废液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质,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网,有的则采用适当方法处理,然后再排外部管网。 例如:一般设备...
24
2023 - 02
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等。 实验室主管人员的职责: (一)组织编制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二)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贯彻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领导并组织完成实验室基本任务; (三)分配本实验室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四)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上报实验室基本信息...
24
2023 - 02
遵循“谁使用谁负责,责任明确到人,负责人全程监管”原则,做好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实验科研活动正常开展。 重视实验室安全和环保教育工作,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建立相关安全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切实保障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严格做好“涉危实验”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确保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