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咨询实验室废液收集系统设计方案
16
2025 - 10
一、紧急喷淋装置技术指标 水流量 应能提供连续水流,水流量不应小于12 L/min(升/分钟)。 水流稳定,喷淋区域覆盖人体头部及身体主要部位。 喷水时间 应保证至少连续喷水15分钟以上,确保有足够时间进行紧急冲洗。 喷淋装置应能快速启动,一般要求3秒内水流稳定。 喷水压力 喷头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0.2~0.4 MPa(兆帕),确保水流舒适且有效。 喷淋区域大小 喷淋范围应覆盖使用者的...
16
2025 - 10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清洗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目的是确保器皿无污染、无残留,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初步冲洗 将玻璃器皿用清水冲洗,去除表面残留的溶液或固体颗粒。 对于有较多残留物的器皿,可用刷子轻刷器皿内外壁。 浸泡和清洗 将玻璃器皿浸泡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实验室专用洗涤剂(如实验室用中性洗涤剂或碱性洗涤剂)。 使用软刷或专用刷子彻底清洗器皿内外,特别注意口沿、瓶壁和底部。 化...
16
2025 - 10
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化学品的使用、储存、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如果管理不当,以下几类问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1. 化学废液排放 有毒有害废液(如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废液等)若未经有效收集和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体污染,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威胁。 某些废液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危害生态系统。 2. 固体废弃物 化学试剂包装、实验残渣、污染的实验器具等若随意丢弃,...
16
2025 - 10
医疗实验室在日常实验和检测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医疗废液。这些废液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一、医疗废液的分类 医疗实验室常见废液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废液(如血液、体液处理后产生的废液); 含有有毒化学品的废液(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液(如同位素实验后的废液); 一般实验废液(不含特殊危害物质的清洗废液等)。 二、医疗废液收集的主要措施 ...
09
2025 - 10
一、管理原则 明确定点收集,严禁随意排放 所有实验操作产生的废液必须专瓶收集,严禁倾倒入水槽、洗手台或下水道,杜绝环境污染与人员伤害。 配备专用收集容器 每个中央实验台、边台应配置废液收集瓶或桶,容器需具备耐腐蚀、耐有机溶剂等性能。 容器需配备密封安全盖,高效过滤(如活性炭过滤盖、分子筛)以消除挥发性气体与异味。 收集容器必须清晰标识:废液类型、主要成分、责任人及收集日期。 废液分类收集 按照废液...
09
2025 - 10
通风柜有害废液收集管理规范与建议 在实验室使用通风柜进行有害化学品操作时,废液收集管理至关重要。以下为通风柜有害废液收集的规范要点及优化建议,适用于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及宣传培训: 一、基本原则 专用收集容器 在通风柜内使用符合要求的废液收集瓶或桶,材质需耐腐蚀、耐有机溶剂,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玻璃或不锈钢容器。 废液容器应标识清晰,注明废液类型、主要成分、危险性质及责任人。 密封与过滤...
09
2025 - 10
洗手台和水槽台废液收集管理措施 一、管理要求 明令禁倒实验室废液入洗手台和水槽台 严格禁止将实验废液(如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危险化学品等)直接倒入洗手台或普通水槽,防止对下水道、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设置废液收集装置 在洗手台、水槽台附近增设专用废液收集瓶或废液桶,供实验人员倾倒被污染过的水体或清洗后废液。 须采用密封性良好、耐腐蚀材质的容器,配备清晰标签,防止废液直接流入市政管网。 分类...
09
2025 - 10
杜绝实验室异味,确保废液安全储存 为打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实验环境,杜绝实验室异味,确保废液安全储存,请全体实验人员严格执行以下规范: 一、废液安全储存措施 分类收集,专用容器 废液须按类别(如有机、无机、含卤素、重金属等)分别盛装,严禁随意混合。 使用密封性能良好、材质匹配、标识清晰的专用废液桶或瓶,切勿超量盛装。 密封存放,防止挥发 操作后及时盖紧废液容器,存放前确认密封无泄漏,防止气味扩散和...
28
2025 - 09
化学室安全意识是必备的科学素质 一、什么是化学室安全意识 化学室(实验室)安全意识,是指在化学实验及其相关操作过程中,对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自觉认知与重视,并具备正确识别、防控和应急处理风险的基本素养。 包含但不限于: 熟悉危险化学品性质与标识 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重视防护措施 具备初步应急处置能力 主动关注自身和他人安全 二、安全意识为何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 科学探究离不开安全保障 ...
28
2025 - 09
实验室环评一般指实验室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不同实验室类型、项目阶段及相关法规要求,涉及的环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按照环评类型划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新建、扩建、改建实验室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规定,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但不限于: 科研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医学、制药实验室、高校实验楼、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 "三同时"验收阶段环评 指实验室建成后,环保设施...
微信订购
返回顶部
